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陕西省太白山天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

网址:www.yaowangcha.com

营销中心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科技二路71号竹园天寰国际1703

电话:400-036-6979  029-88320930

企业动态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企业动态

系列文章二 千年传承——白毛银露梅与药王孙思邈

发布日期:2025-05-13 11:00:29 来源: 作者:

文章二    千年传承——白毛银露梅与药王孙思邈

白毛银露梅

        白毛银露梅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,是一种灌木,高1-1.5米,特征为花冠白色,多单生于顶枝,叶具柄长约1.5-3厘米,叶背面披白色长柔毛;产于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2500~3600米的高山灌丛中或草地中。

雪域太白山

       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,海拔3767米,是中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,也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,以及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。太白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,山上林木茂盛,中草药遍地皆是,其与长白山、神农架并称中国三大“药山”。由于太白山气候立体差异很大,致使植物分布也形成相应的垂直带谱,自下而上可分为落叶阔叶林带、针叶林带、高山灌丛带、草甸带。白毛银露梅便产自其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带。

药王孙思邈

        孙思邈(541年~682年)为隋唐著名道士,医药学家,乃京兆华原(今陕西耀县)人。著有医学巨作《千金要方》与《千金翼方》,被后世称为“药王”“中华养生鼻祖”。少时因病学医,后终成一代大师,其博涉经史百家。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,后世道教把他的传记收入了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》中,把其著作收入《道藏》,宋徽宗还敕封其为“妙应真人”,当成神仙去供俸。至今在很多道教宫观里都有"药王殿"。

药王与太白山

        太白山既有“药山”之称,也是生态旅游胜地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,自古以来吸引大量医药工作者及修行养性人士前来登山览胜或潜修。孙思邈一生曾先后三次在太白山隐居长达40余年,许多医学研究和著作在此完成,且流传了“降龙”“伏虎”“药王捉拿人参”等不胜枚举的“药王”故事。至今太白山上仍留有“药王宫”“药王殿”等几十处与孙思邈有关的遗迹遗址。在太白山隐居期间,孙思邈发现了药王茶,并作为延年益寿的养生用品常年饮用。长期从事太白草医药以及孙思邈养生文化研究的学者,出版《太白本草志》《太白本草》的药学教授何子冀认为“孙思邈寿高141岁,与他常喝的药王茶有密切关系”。

药王茶与白毛银露梅

        话说孙思邈为采药,尝遍百草,以了解多种草药的性味。相传,有一次他正在太白山海拔3500米左右高的山坡上采药,忽感到口干舌燥,于是坐在石头上歇息,看到身边一种叶片密集、翠绿的灌木,他顺便采了一些叶片品尝,入口顿觉神清气爽,他心中为之一震,忙取水来,把这叶片放在杯中,用石块架着柴火煎之一饮,感觉既解乏又安神,胜过香茶。他高兴极了,忙把这种叶花多采了一些带回住地。经过反复煎饮,都证实效果很好。 他便把此叶片送给病人当茶饮,同时治好了不少人的疾病。这种茶后来一直流传至今,后人命名为“药王茶”。——文摘自人民美术出版社,2000年《药王孙思邈故事百图》。
        根据陕西中医药大学白吉庆等对药王茶的资源考证和调查,以及陕西中医学院张后庸教授所撰写《太白山孙思邈隐居处的再认识》一文,考证孙思邈在太白山隐居期间最可能在现眉县汤峪镇窝坪,这里海拔2300米有药王茶生长,可见关于药王茶为孙思邈隐居时所饮用是有可能,结合文献记载药王茶原植物为金露梅、华西银腊梅,基本可以确定药王茶应是白毛银露梅的论证。

千年传承

        陕西太白山天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为弘扬孙思邈养生文化,研发选用野生于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000米左右的白毛银露梅的叶和花加工而成一种食品代用茶,产品名称为药王茶,并注册商标名(药王茶®),其原料及生产工艺已取得“国家发明专利”,产品取得“有机产品认证”“陕西省名牌产品”等称号。
 

相关新闻:

    无相关信息
在线客服